根据分数确定高校和专业


2019-03-27 10:21  李老师报志愿  浏览量:691

 1.怎样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高校和专业?

  方法一:用高校分差确定高校的大致范围

  具体来说,首先根据自身的高考成绩所在的批次,选择在本批次及下两个批次的高校。其次,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自己的高考分数与所在批次的省控线的差值)与所定高校的往年(3年以上)的分差(所定高校往年实录线与所在批次当年省控线的差值)的最大值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分差大于学校往年(3年以上)的分差的最大值,则录取的概率较大。

  方法二:用专业分差确定专业

  如果你确定了报考专业,这时就可以用专业录取分的分差与自己的分差相比较,如果你的分差大于你报考高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往年(3年以上)分差的最大值,那么被录取的概率比较大。如果用专业录取平均分的分差,多年的(3年以上)平均与自己的分差相比较,如果你的分差大于你报考高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平均分差均值,被录取的概率较大。

  方法三:用自己的分差与所选择高校往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相比较

  高校录取平均分是指每年实录考生的高考分数的算术平均值,它基本反映了高校录取考生的整体成绩水平。用高校录取平均分与当年该校所在批次的录控线之间的差值,即平均分差,也是衡量考生录取概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将考生的分差与高校专业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差在3年以上的平均值相比较,如果学生的平均分差大于学校的3年以上的平均分差均值,则录取的概率较大。

  方法四:位次法

  通过自己在全省的排名与目标学校往年录取线上学生的排名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排名比学校最低录取线学生排名靠前,那么就可以报考该学校。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超高分数学生及高端学校,比如北大、清华等这些学校的录取线排名变化不太大,可作参考。如果成绩属于中等的学生,一般不建议使用。

  2.不同分数考生如何权衡学校和专业的关系?

  究竟如何摆布学校和专业的关系?如果从分数角度来分析,给考生提供以下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⑴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前的考生。这些考生有把握填报招生计划上任何一所高校,包括北大、清华等名校。

  但是,高分考生也不要一窝蜂奔向北大、清华及其热门专业,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此外,这些考生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有特色的专业。

  ⑵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若填报名牌高校感觉把握不大,报考其他高校又心有不甘。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该分数段的考生应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而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甚至出国深造机会也是不错的。

  ⑶中等成绩考生,哪个优先可随意

  这类考生分数在重点线以上,处于全部考生的中上位置,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高校数量多、招生数量大,因此考生填报的志愿选择范围较广。

  这一分数段的考生数量多,容易形成志愿扎堆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院校第一专业,每个志愿6个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后面的志愿院校,各志愿院校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

  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高校中,考生应根据高考成绩和高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实力的高校。除了本地院校外,不妨考虑一些外地综合实力强、高校环境好、师资力量也不错的高校。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按照院系或大专业招生和培养人才,进了高校还可以通过考试转系、转专业,因此,中等成绩的考生不妨先进高校大门,有机会再进行专业调剂。

  ⑷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

  此类考生分数介于重点本科线和一般本科线之间。只要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应该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

  相比之下,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高校更重要。专家提醒,专业的选择不要短视,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追逐热门,考生和家长应从我国经济未来5到10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个人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因素选择专业。

  ⑸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保上学

  成绩处于全部考生下游,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一般本科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

  选择专业时要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这将有利于今后就业。但是也不要放弃填报本科志愿,因为录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本科院校个别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适当降分录取的情况,以免错过机会。

  总之,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对待,还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3.控制线上考生如何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所谓控制线就是河北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分布情况,依据一定比例来划定的。一般略多于招生计划数,也有的录取批次线上人数会更多一些,比如本科三批。在上控制线的前提下,如果想增加录取的机会,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种情况,如果考生分数很高,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报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不用太担心其他同学和自己竞争了。但为保险起见,不妨再选一个到两个“保底”的学校,以避免极特殊情况发生。

  第二种情况,如果考生分数较高,这样的考生有一定的拔高能力,可以选报一至两个录取分数较高的高校,再选报一至两个较稳妥的高校和一至两个“保底”的高校,也就是所报的志愿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梯度。

  第三种情况,如果考生的分数不太高但也上了控制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各招生高校往年录取数据的基础上,尽量选报一些非热点地区的学校或新升格的高校和专业,切忌盲目攀比和“拔高”。

冀教育二维码(新闻版)(2).jpg

版权所有 北京学信信息科学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 www.xueyeguihua.com 学业规划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许可编号京ICP备190528880号

客服热线:400-686-8880 平台合作 商务合作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