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暨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韩爱丽指出,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建立并完善离校前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平稳就业。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增多等问题依然存在。202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41.9万人,比今年增加3.1万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对此,韩爱丽指出,要多措并举,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要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各高校要稳固基层、社区和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发展新动能,主动对接各级各类人才市场。要加强宣传教育,继续组织实施好各项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生力军的作用,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要进一步向重点地区和新兴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各高校要积极配合兵役机关,创新工作举措,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分类解读、精准推送征兵政策,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和重点骨干高校大学生征集比例。
要优化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水平。一是建立校园招聘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系统、行业、校友等资源优势,深挖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宣讲、招聘。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推送毕业生求职信息与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实现就业服务的个性化、信息化、精准化。二是提升众创空间建设水平。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为学生创客提供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三是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技能培训和优先推荐岗位等方式,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服务和针对性较强的岗位帮助,做到精准精细精实帮扶。
要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升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要破解就业市场“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并存这一难题,高校就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根据产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先发展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先进环保等高新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人才。要严控布点多、需求少的学科专业,淘汰就业差、水平低的学科专业。要明确专业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既要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科专业,又要重点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努力实现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园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作用。要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等优惠政策,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韩爱丽指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工作协调配合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2020年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版权所有 北京学信信息科学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 www.xueyeguihua.com 学业规划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许可编号京ICP备190528880号